Categories
觀音研究

「觀音四十二手」解密者——梵咒專家林光明教授

歷代千手觀音造像的内容與形式差異甚廣,而最為常見的兩種,其一是以四十二手各執法器或結印,每手掌心有一眼,當中二手合掌胸前,像身左右兩側各佈二十手;餘手數百至近千以放射性的排列方式,佈列於肩後四周,儼如一大圓光背。另一造型較為簡化,二手合掌當胸,左右兩方皆有二十手,各持法器,共四十二手眼;除去主體二手,四十手各配二十五有(二十五種生死輪迴之迷界),合為千手千眼。

千手觀音所持之法器與印相,代表以無量法門普度眾生,然而不同版本的經文記載四十二手(或四十手)之內容差別頗大,坊間亦時有流布未經考究的畫作塑像,發心恭造千手觀音聖像,該如何「入手」?

2017年於台北舉行的「如是妙圓通」玉鼎佛畫藝術首展,展出了一幀以日本奈良唐招提寺「千手觀音立像」為參考藍本的千手觀音畫像。玉鼎老師透露,為求如法恭繪菩薩聖像,曾向梵咒專家林光明教授請益,並獲提供「觀音四十二手」的詳盡資料。

林光明教授不但就「觀音四十二手」的內容與修持法門作了深入研究,更傾注半生心力蒐集及研究梵文咒語,為傳承梵咒原音作出非凡貢獻。歷年編纂的佛教梵咒辭書、音像逾五十多種,包括:《新編大藏全咒》、《新編密教大辭典》、《梵漢大辭典》、《漢梵佛教語大辭典》、《梵漢佛教語大辭典》、《佛教種子字集》、《房山明呪集》與《廣說佛教語大辭典》漢譯本,致力為誦持者提供最完整的梵文咒語資料。

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技師莊德明先生協助下,林教授及其團隊開發了全球首套悉曇字電腦輸入法,不但免費供CBETA(中華佛典電子化)資料庫使用,公眾亦可於多個學術網站免費下載。為了讓初學者能正確解讀與背誦咒語,林教授曾研創出一套獨特的背誦法,透過演講及製作錄音帶公開推廣,效果甚為顯著;及後更發行了多種梵文經咒CD系列。

奈良唐招提寺千手觀音立像
林光明教授編纂的佛教梵咒辭書

早年白天處理石化業務,晚上整理咒語研究,至天亮即趕上班,為了鑽研一句咒語,曾連續三天三夜不睡覺;無數夜深默默耕耘的成果,卻常被不法之徒竊取盜用,未經授權而複製出版發售。數十年來的梵咒研究與出版工作,長期不敷成本,林教授相當感恩家人一直的支持與協助;十多年前健康出了問題,但仍堅持處理梵咒研究與出版工作。「就只是憑著一股傻勁,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,就堅定的繼續做下去!」每當怠散之時,想到他這番話,總是慚愧不已!

林光明教授出版的梵文經咒CD及著作

2015年7月,林教授應邀為臺灣聯合電子報udn「咒語漫談」專欄,發表「觀音四十二手」的咒語資料,並計劃將有關研究內容結集成書,普利大眾,惜當年資金有限與要務纏身,未能遂願;直至今年得遇有心人相助,《觀音四十二手初探》終能順利出版。

《觀音四十二手初探》全書共有四個章節,首兩章引用了多部經典的內容,簡潔有序地闡釋觀音之觀修法門。第三及第四章詳盡介紹四十二手(或四十手)的研究資料,附有多幅白描與彩繪畫像圖片,圖文並茂地剖析四十二手於不同版本之經文中的差異。

第一章以「觀音名號」作引子,列出經典所記載之菩薩功德與修持法門。如引用《大日經疏》卷五所載:「觀世自在者,即是蓮華部主,謂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,得成此普眼蓮華,故名觀自在。」介紹菩薩名號出處後,再細分段落,逐一講解「觀自在菩薩」、「蓮華部」、「十緣生句」、「普眼」的意思,並說明修持方法;內容編排有序,清晰易明。第二章先行講解觀音種子字的意義及其於修行上之重要性,再從觀想種子字,逐步解說《聖觀自在菩薩心真言瑜伽觀行儀軌》,指導觀想聖觀自在菩薩之正確方法。

第三章剖析十一面及四十二手(或四十、四十一手)觀音於不同經文版本中的三大類型,林教授以唐代不空大師翻譯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》中的白描圖、現藏台灣故宮博物院的泥金本及The Thousand- armed Avalokiteśvara所載的韓國繪本為例,說明四十二手於各經文版本中,印相的數量、定名、配置次序與真言之差別;並附有多個版本的四十二手(或四十、四十一手)與千手觀音圖片,以及詳細列表供讀者參考比對。

林光明教授的著作《觀音四十二手初探》
泥金本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慈心陀羅尼經》四十二手局部

第四章篇幅較長,按前一章節唐招提寺「千手觀音四十二手」列表之排序,分別描述「尊形」、「印相」、「真言」的基本內容,亦有持物的典故與意涵解說;各手皆附上一幅清晰的白描圖像,以便讀者理解。「真言」部分列出了漢譯、梵文羅馬拼音轉寫、梵文悉曇字等版本,並附有字義說明。

《觀音四十二手初探》一書,不但對佛教藝術工作者具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,更可讓修持者與研究學者對「觀音四十二手」之理解更為全面。年屆七十的林光明教授,身體狀況雖不復當年,但他對研究、推廣梵文咒語的熱誠,始終如一。現時只要精神尚可,仍堅持於書案前整理研究文章;不斷默默耕耘,無私付出的一位睿智長者,怎不令人由衷敬佩!

林光明教授笑談近況
Categories
觀音藝術

一念慈心 眾緣和合 ─── 從四川觀音、地藏石龕走到台北《悲願同行》佛畫展場

宋人編撰的《宣和畫譜》卷一載:「畫道釋像與夫儒冠之風儀,使人瞻之仰之,其有造形而悟者,豈曰小補之哉?」並將道釋畫列為中國繪畫十門之首,彰顯其教化功能。取像表法,藝以載道;九百年後的今天,佛菩薩造像會為當代人帶來怎樣的啟示?

觀音、地藏合龕的信仰在唐宋期間甚為普及,二尊合龕石刻廣泛分佈各地。宋代開始,觀音菩薩趨向女性化的形象與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慈悲精神,深入民心;民間信仰影響下,地藏菩薩的功德與願力被認定為專責救拔幽冥眾生,觀音、地藏合龕的信仰不復興盛。2017年的夏天,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同赴四川參訪歷代佛教石窟,被大足北山觀音、地藏合龕石刻所觸動,生起了《悲願同行》佛畫展的概念。

「菩蕯的悲願遍一切法界,怎會偏於一方?」李淨老師有感末法時期,志力參修者多失於心力未濟,倘能於修行中,結合觀音之大悲心與地藏之大願力,必能日有所進。期望借助觀音、地藏的悲心與願力,給同道者多一點啟示,亦盼藉展覽於悲願同行的路途上,匯聚更多同心者,同力同行。

歷時一年多的籌備,《悲願同行》李淨 · 玉鼎台北佛畫展於月前假紀州庵古蹟舉行,展出二人結合佛畫與傳統文人山水創作元素的合作畫《悲願同行》與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》,以及個人創作「觀音」、「地藏」系列。透過畫像傳遞觀音、地藏菩薩大悲大願之救渡精神與事蹟,藉善財童子奔赴各地參道的歷程,闡述深入法界、隨順法界,從實踐普賢行而證悟之要義。

走進展場中央,正前方是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首幀彩繪合作畫《悲願同行》,畫面中觀音、地藏菩薩法相典雅祥和,山水意境高古清逸,兩者渾然一體,相得益彰。二人分別身居香港、台灣兩地,筆墨設色風格迥異,如何於創作上達至異中求同?

「經歷了多次溝通與磨合,從構圖到設色,不斷的調整、修改;商討過程中,大家也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協,互相配合。」玉鼎老師表示,單是二尊菩薩的面相,雙方也作過連番修訂,創作合作畫所耗之心力與時間,實難以言盡,坦誠溝通與互信至為關鍵。

大足石刻觀音、地藏合龕
李淨老師與玉鼎老師討論合作畫的細節
《悲願同行》合作畫設色過程

互信,亦是成就一場合作畫展相當重要的因素。為讓觀者能更清晰地觀賞、更親近的感受佛畫,李淨老師建議展出前把所有畫框的膠片與玻璃移除,玉鼎老師二話不說立馬贊同;這不但是二人之間的互信,亦是對參觀者的信任。展場內,觀者完全零隔膜的欣賞每幀佛畫作品,外界對此反應不一,評論紛陳。

觀者賞得入神,大為讚歎;習畫者感動更甚。然熟悉古蹟展場環境,從事藝術策展與書畫修復的專業人員,均表示此舉會為書畫作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,極不贊同。對展品「價值」定義不同、展覽「意義」想法不一;觀點雖有異,同出於善意。

怎樣理解二人夙興夜寐、奔波勞頓而完成的佛畫作品,竟不作周全保護,甚或奉上高臺,卻偏要如此親民、貼地?「下筆之初心,正是要讓作品直接與觀眾溝通,那為何還要設立一道道的障礙?設定策展方向之際,即以方便觀眾為大前提。」李淨老師諄諄善導:「給予的應為所需、所急為重。」凡事以利他為先,厚物載德。畫佛人的功夫,豈在於筆尖!

除了各方師長法友到場參觀,給予支持、鼓勵,展場旁邊正是年輕人喜愛駐足的藝文空間,且鄰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園區,為展覽迎來了一批甚少接觸佛畫藝術的年輕人,讓這群新生代對傳統佛畫有了不一樣的體會;還有去而復返,與扶老攜幼,看了又看的參觀者,讓兩位老師深深感動。展覽期間,二人每天駐守展場跟不同年紀、不同界別的觀眾交流,虛心聆聽意見,亦嘗試舉行即興分享會,眾人席地而座,從展覽理念談到合作畫創作歷程,不亦樂乎。李淨老師不諱言:「其實佛畫並不老套,只要能接地氣、能走入生活、能引起觀者共鳴,人、畫之間就會有停不了的對話與情懷。」

參觀者研討「觀音」系列作品的繪畫細節
長達三小時的即興分享會,與觀眾交心、交流。
不同年紀的參觀者,同樣看得投入。

展場值班的義工,見證著幕幕動人情景,各有體會。「一位師兄帶著夫人來觀展,安靜的觀賞每一幅畫作,然後對著畫作下跪頂禮。想到畫師一心一念、一筆一劃所成就的佛畫,能得觀者一念慈悲與感動,引領內心無染的慈悲,這也是對畫佛者最大的禮讚。」隨玉鼎老師學習佛畫近四年的凡孜師姐,不但被參觀者的虔敬所觸動,連日於展場內,目睹兩位老師與同學們的無私付出,令她對佛畫有了更深層的領受:「一場佛畫展,如同一場法會,參與者以無比莊嚴殊勝的心境去面對,正確的初發心,才會得到最圓滿的回應。參與的夥伴們,無我、同心的共同成就,讓人特別感動。」

協助籌備工作的Osel師兄,是首批跟隨玉鼎老師習畫的學員,得悉合作畫展的計劃後,一直抱著期待的心情,盼能為展出盡一點心力。憶述策展初期,思考如何與觀者一起欣賞作品,至展出時,與不同觀者於展場互動對話;從最初尚未佈展的場地,到佈展完成,順利展出,最後撤展清場。種種因緣和合,啓發他對空性概念的思考;並讚歎:「每位觀者從不同的地點、時間進入展場,與作品、人對話,激盪出許多的善緣。」

展場一隅「觀音」系列作品
展場一隅「地藏」系列作品

《悲願同行》首站圓滿落幕,玉鼎老師回顧從構思至撤展的過程,不勝感慨:「原來辦一場展覽是非常不容易!」憶起籌展期間遇上的連番考驗,創作瓶頸致失去自信,下筆難以隨心,幸獲陳淑吟老師悉心指導,於設色技巧上作新嘗試,突破固有局限,方能順利完成此次展出的觀音系列作品。從覺察不足,到勇於面對,反躬自省,虛心向師友請益,這段艱辛的心路歷程,啓發了他思索未來的學習方向。

法師閱覽《悲願同行》展板內容

籌展事務複雜繁瑣,經驗不多的玉鼎老師刻刻如履薄冰。「十分感恩李淨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與協助,提點各項細節;帶給他不少麻煩,我感到很慚愧!」還有學生團隊在籌備過程中的協助,展覽期間早出晚歸,不辭辛勞、同心協力地處理展場內外事務,讓展出順利圓滿;玉鼎老師於話語間仍偶有激動。

「任何事物的產生有賴眾緣和合,非單憑己力得以完成。作品雖說是個人創作,但過程中多少的良師益友提供寶貴建議,合作畫更加要求彼此的配合與成就,更遑論整個展覽在籌備過程中,動用了多少的人力與物力。」李淨老師更寄語從藝者:「『集大眾之力而成』乃亙古之例,今人宜拋開個人得失,百川匯流共入性海,成就更多優秀的作品。 」

法師閱覽《悲願同行》展板內容

「我先發願,若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,今何故來?寧可就西而死,豈歸東而生!」落筆至此,憶念著唐代高僧玄奘大師,西行求法於戈壁沙漠失路絕水、孤立無援之際,不忘其宏大悲願,堅持繼續西進的決心。《悲願同行》任重道遠,祝願兩位老師今年7月香港站的展出,匯集更多同道者,同心共濟,同力同行。

Categories
觀音藝術

隨《自在觀音》安住山水之間 淨意畫佛修行──「以畫相會」佛畫與山水的合作畫分享會記述

月前,玉鼎佛畫藝術與淨墨文化於臺北的購物中心,舉行了首次「以畫相會」佛畫與山水的合作畫分享會,出席支持的包括遠道赴會的法師、佛教藝術研究學者、佛畫老師及佛教藝術同好;場外文創商店的人潮熙攘,與場內一眾參加者的安定、專注,相映成趣。主辦單位創辦人玉鼎老師、李淨老師於兩個多小時內,分享歷年的畫佛經驗及體悟,並即場創作了一幀清逸安謐、禪韻悠然的合作畫《自在觀音》;與出席者共證清淨由心不由境。

效法善財童子 多向善知識請益

畫佛近三十載的玉鼎老師,筆下的觀音法相清淨莊嚴、恬淡親和,與師承自傳統文人法脈,筆墨樸拙穩斂的李淨老師道合志同,對推動佛畫藝術及傳統文化抱持共同理念。二人主張從藝者效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多親近善知識,切勿故步自封;冀以是次教學分享活動拋磚引玉,鼓勵同好打破門戶壁壘,多作互動交流。

玉鼎老師講解觀音法相的構圖方法

分享會的上半場,玉鼎老師先行繪畫觀音法相,同時細述多年以來的畫佛心得;短短的一個小時,從執筆前的調身、調心,以至構圖方法、墨色處理、行筆變化、法相比例等各層面均有涉獵,尤以分享畫佛修心的體會最為細膩。

繪畫觀音法相 先了解菩薩特質

玉鼎老師以即場示範的《自在觀音》為例,講解繪畫佛像的前期功課;簡單的運筆練習,協助調適身心狀態。他建議繪畫之前,先執筆在宣紙上緩緩的隨意勾畫線條,讓身心放鬆;心慢慢沉澱下來,煩惱減少,回歸清淨,繼而開始揣摩畫像意涵與表達的方式。

他鼓勵大家先行想像一下,假如自己是觀音菩薩,會怎樣去描繪讓人可感受到慈悲、自在、安祥?希望讓觀賞者生起怎樣的心念?「執筆畫觀音之前,我們必先要了解觀音的特質!就如千手觀音,他的精神不只是慈悲,每刻都是以智慧跟大無畏心去佈施眾生的。」並强調:「如果他有一絲憂慮,或者心量不是全面的去利益眾生,那就不會成就這樣圓滿的相;因此畫觀音的時候,我們的心必須跟觀音相契合。」繪畫漢傳佛像可以加入創作,但必須如法,深入經藏去了解佛菩薩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!

玉鼎老師專注於執筆當下

善巧方便去煩惱 回歸本質 淨心寫畫

示範繪畫觀音面相時,玉鼎老師表示眼睛是非常難畫的部份,能否把菩薩的智慧與慈悲表達出來,很視乎眼睛畫成怎樣。他認為繪畫佛像應先從五官開始,第一步就是畫眼睛;對初學者而言,這無疑甚有難度,但卻道理深遠。

在剛開始的時候,那張空白宣紙,好比我們單純的心,甚麼都沒有,沒有任何的擔憂。如果先行繪畫其他部份,直到整幅畫像差不多完成,那時才繪畫五官,難免會有憂慮,擔憂這張臉畫得不好,害怕失敗;尤以初學者最為常見。「這種擔憂其實就是煩惱,煩惱令你無法回歸你的本質,難以回到畫佛的初心!」他選擇在甚麼也沒有,心最清淨、最輕鬆的時候,從佛菩薩的眼睛開始繪畫,倘若畫得不滿意,隨之換上另一張紙即可。

那麼,怎樣能表達觀音菩薩慈悲柔軟的心與潛藏智慧的眼睛?原來十分簡單,每個人也能做到。「回歸本質!我們的心要慈悲,單純的想著利益眾生,只為讓觀者得到歡喜心。」玉鼎老師筆下悲智慈顔、溢滿親和力的觀音畫像,就是這樣單純的恭繪出來。

玉鼎老師即場示範繪畫觀音

洞悉畫佛真義 繪事不離修行

《金剛經》如理實見分第五:「佛告須菩提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既然一切相皆是虛妄,為何還要繪畫佛畫?玉鼎老師解釋眾生需要對境來修行,佛畫是一個合適的對境,幫助我們的心跟諸佛菩薩更快連結,生起正念、信心與慈悲心。

他表示當代社會很需要一份安定與慈悲相合的力量,莊嚴的觀音畫像具有強大的攝受力,這力量源自菩薩的慈悲與安定感,能讓觀者的負面情緒轉化,回歸平靜、安心。「繪畫觀音時,必須覺知每一個當下,心念要跟觀音菩薩相契合;清淨、平靜的狀態才能繪出具攝受力的佛畫!」繪畫佛畫不但讓自心清淨,畫像更可令觀者持正念,生起恭敬心、清淨心、歡喜心;自利利他,是相當殊勝的修行法門。

斷除形相之執 了知佛畫與山水同功

玉鼎老師以行雲流水般的筆法、簡潔圓潤的線條繪出了清逸自在的觀音法相,隨即交由李淨老師進行山水補景。是次合作畫以佛畫及山水為創作題材,佛畫結合山水會產生怎樣的化學作用?山水只是佛畫背景元素這麼簡單?

中國古代的修行人喜以筆墨表達佛理禪意,水墨畫傳入日本之初,被視為禪宗文化的象徵,當時以山水及頂相(禪師的肖像)為主要創作題材。唐宋時期,日本僧侶已將中國山水畫懸掛於寺院龕門內,以作靜坐觀想;山水畫所表現的蕭瑟靜謐、深邃悠遠境界,有助息心,因而成為參禪、修行的工具。此類隱含禪機的中國水墨畫作,被統稱為禪畫;唐代至清代期間,禪畫創作發展蓬勃,題材早已不限於山水。

現時公眾對佛畫的定義,仍局限於尊像畫、水陸畫、經變圖⋯⋯等創作類型的區分,對佛教藝術的認知有待提升。佛畫的定義跟其他畫作截然不同,不能概括地以畫面元素作準則。李淨老師直言:「佛畫跟其他畫作最大的分別,就是佛畫裏面必須要承載佛法的意涵。」畫面上沒有佛菩薩與護法諸天形象的作品,亦可具足傳遞法理的特質;反之亦然。形相色彩,只是傳遞訊息的載體,能否繪出如法「佛畫」,關鍵在於畫師的心念與態度。

玉鼎老師與李淨老師的首幅合作畫
李淨老師分享繪畫佛畫的經驗

自淨其意 安住當下隨緣落墨

合作畫活動有趣的地方,在於即興創作存著太多的不確定性,充滿考驗。李淨老師準備示範的時候,跟在場人士笑說玉鼎老師出了個考題給他;原來這次合作畫所用的宣紙,他並沒用過,筆墨效果難料。工筆佛畫的用紙跟山水畫截然不同,李淨老師如何處理這個難題?他經常教導學生:「繪畫的過程中,心態很重要;你持怎樣的心量,你的毛筆就有怎樣的能量。」

李淨老師進行山水補景

李淨老師進行山水補景前,一直從旁觀看玉鼎老師繪畫觀音的過程,默默的沉思,考量以怎樣的構圖、筆法、墨色去營造與法相契合的意境。執起畫筆,略試紙質,即可不疾不緩地以清水淡墨,暈染雲煙霧氣,繼而皴山石、畫古松,及後再置一道潺潺清泉⋯⋯;差不多一個小時的山水補景,一幀清逸安謐、禪韻悠然的《自在觀音》,呈現於大家眼前。身處現場的郭祐孟老師亦不禁讚歎:「這畫面不是一般的動靜相濟而已,而是富含『淨極光通達』的禪意!」

日常生活中,不時會出現難以預測的情況,如何做到「自淨其意」,以平常心及清淨心安然面對,並能運用智慧妥善處理?李淨老師身體力行,透過繪畫實踐出來。畫面上的每根線條、每遍墨色,皆是畫師執筆當下心念的投射。誠如李淨老師所言:「繪畫過程中不斷保持著正確的心態,其實就是修行。」

李淨老師(左)與玉鼎老師(右)合照

悟覺法師於完場前,帶領全場人士誠心合掌恭誦迴向文,以合作畫分享會的功德迴向法界眾生。玉鼎老師接著透露,計劃來年與李淨老師舉行合作畫聯展,展訊容後公佈;首場「以畫相會」佛畫與山水的合作畫分享會,於充滿喜悅及期待的感恩聲中圓滿落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