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高窟中的觀音菩薩像

莫高窟第57窟南壁,中央畫阿彌陀佛說法圖,周圍繪千佛圖像。(圖:敦煌研究院)
作者於蘭州敦煌研究院的57窟觀音菩薩畫像前留影(圖:鄧美華,2016)

農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一年當中,其中一個重要的紀念日——觀世音菩薩成道日。為何將六月十九日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呢?誰是「觀音菩薩」?有何典故?與我們有何關係?


誰是觀音菩薩

觀音菩薩在漢傳佛教,位列最廣為大眾認識和愛戴的菩薩。觀音梵文為Avalokiteśvara,竺法護法師(約237-316)初譯為「光世音」;鳩摩羅什(Kumārajīva)法師(約334-413)再譯為「觀世音」;唐代清涼澄觀法師(738-839)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名稱,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,以 Avalokitasvara 為觀音菩薩的名稱,證實了他的說法。svara,意思為「聲音」,Avalokitasvara 可意譯為「觀音」。鳩摩羅什法師出生在西域龜茲,所見的應該就是這個版本。玄奘法師(602-664)新譯為「觀自在」。Avalokita-為「觀」,-īśvara為「自在」。

漢地通用鳩摩羅什法師舊譯版,多簡稱為觀音。從字面解釋就是「觀察世間的聲音」。菩薩,即「菩提薩埵」(梵文:bodhisattva)。菩提(bodhi)意為「覺悟」,sattva意為「有情」,譯成漢語的意思為「覺悟的有情眾生」,簡稱「覺有情」。據《妙法蓮華經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:「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,皆得解脫。」[1]

聞聲救苦觀世音

在佛教中及民間被奉為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、有求必應的菩薩,遇難眾生只須誦念其名號,其即前往拯救解難,故名觀音。觀音在印度以男身示現,經絲路傳入中國,起初仍以男相示現,唐代觀音像多是有鬍子的,宋代以後的中國寺院和民間,觀音形象則多以女相示現,時至今天。

「悲、智、願、行」,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特徵。觀音是慈悲的代表、文殊代表智慧、地藏代表願力、普賢代表實踐。觀世音菩薩以「大慈與人樂,大悲拔人苦」在現實娑婆世界救苦救難的品格,使祂成為慈悲的化身。

觀音菩薩聞聲救苦,穿梭於娑婆人間,所以為大眾熟悉。在人們遇到災難時,只要念其名號,便前往救度,所以稱觀世音。一句「家家阿彌陀,戶戶觀世音」,我們可見觀音菩薩在華人社會、甚至整個亞洲,從古至今的普遍和流通。 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或避免的情況下,「千處祈求千處應,苦海常作渡人舟」的觀音菩薩就是人們的信仰和求助的希望。

莫高窟第57窟,初唐時繪製的觀音菩薩像,法相莊嚴。(圖:敦煌研究院)
莫高窟第57窟南壁,中央畫阿彌陀佛說法圖,周圍繪千佛圖像。(圖:敦煌研究院)

千年觀音菩薩像

敦煌石窟為千年佛教藝術殿堂,我們在敦煌可以見到舉世無雙的觀世音菩薩壁畫,當中包括:莫高窟第57窟南壁的觀世音菩薩,她形態溫婉動人,令人一見難忘。

莫高窟第57窟開建於初唐(618-705),南壁中央畫阿彌陀佛說法圖。主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,面部已氧化呈墨褐色,身穿紅色田相袈裟,內著僧祇支,雙手結印。佛後畫火焰蓮花紋背光;主尊左右兩側畫有二菩薩立像: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。《佛說無量壽經》:「有二菩薩最尊第一,威神光明,普照三千大千世界。⋯⋯佛言,一名觀世音,二名大勢至。是二菩薩,於此國土修菩薩行。」[2]記載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,同大勢至菩薩一起,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,三者合稱「西方三聖」。

莫高窟第57窟南壁的「阿彌陀佛說法圖」。(圖:敦煌研究院)
觀音菩薩像以「瀝粉堆金」方法繪塑,顯得富立體感。(圖:敦煌研究院)

主尊右側的觀世音菩薩,頭戴金冠,冠上有化佛。據《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》記載觀世音菩薩,於過去無量劫中,早已究竟成佛,名號「正法明如來」,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他的弟子。由於他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,為了安樂一切眾生、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,故仍然示現為菩薩之相。因祂以救苦救難為己任,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。[3]

此繪於初唐的觀音菩薩畫像,以她的驚人美貌著稱。因此莫高窟第57窟又名美人窟。在繪畫技法上,畫家用了暈染法,令觀音菩薩清逸而飽滿的臉頰上,白裏泛紅,含蓄健美,表現出修行甚深菩薩的「皮膚細滑相」[4]。如《佛說無量壽經》中言:「皆悉具足三十二相,智慧成滿,深入諸法,究暢要妙,神通無礙,諸根明利。」[5] 菩薩神情溫暖善良,輕垂眼簾,微微傾斜的姿態和優美的手勢,完美地同時演繹了世間東方女性的溫婉和柔美、賢淑嫻慧,藉以彰顯出世間的資深菩薩──觀音菩薩智慧與慈悲並重的德相,而且仍精進不懈,諦聽著阿彌陀佛說法。

觀音菩薩穿戴項飾、胸飾、腕釧、臂釧等瓔珞佩飾,以「瀝粉堆金」的方法繪塑,金箔混白泥裝飾,故顯得格外立體和金碧輝煌,華麗雍容。天衣、飄帶貼身,左手上舉,右手下垂,兩腿輕輕倚站,裙褲看似如絲質般輕柔貼身,衣物紋理明顯,菩薩赤腳婀娜而立。

千處祈求千處應

《悲華經》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,他有一千個兒子,長子名不眴,他出家之後,即號「觀世音」;在久遠的將來,阿彌陀佛涅槃後,他將候補成佛,號「普光功德山王如來」。

不眴曾在寶藏佛前發願:「願我行菩薩道時,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,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,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,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,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,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。如果他能夠憶念我,稱念我的名號,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,被我天眼所見,如是一切苦難眾生,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,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。」

觀音菩薩成道日

那為何農曆六月十九日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?傳說古代中原有一位妙善公主,她精進修道,後來於六月十九日證悟成道,現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,於是後人便把這一天定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。宋朝太師蔡京撰寫的《大悲觀世音菩薩得道證果史話碑》,碑文中提到:妙善公主,在此香山修煉得道,妙善公主的舍利就埋在北宋熙寧元年(1068年)重建的「大悲觀音塔」下。「大悲觀音塔」是結構堅固雄偉的八角九層密檐式磚塔,現尚保存完整。其實,觀世音菩薩成道日,佛教與中華文化長期融合後,由民間演化而來的節日。

我們需要學習的,並不是在緊急關頭,一心稱名來求觀音菩薩救難。靠他力,不如靠自力。我們應學習觀音菩薩「自利利他」的大乘精神,以「六度(六波羅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);四攝(四攝法: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)等法門來不斷自我增值,上求佛道以自覺,下化眾生以覺他,才是走上正確的覺悟之道,離苦得樂。


[1] 《妙法蓮華經卷七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.第二十五》

[2] T12n0360_p0273b23(00)-26(03)

[3] 唐譯《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》:「我念往昔時,觀自在菩薩於我前成佛,號曰『正法明』,十號具足。我於彼時為彼佛下作苦行弟子,蒙其教化,今得成佛。十方如來皆由觀自在教化之力故,於妙國土得無上道,轉妙法輪。」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》也認為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,名為「正法明如來」,但此經並未提到釋迦牟尼佛曾為其弟子。

[4] 謂皮膚細膩滑澤,不受塵水,不停蚊蚋。(出處:明,一如《三藏法數》字庫)

[5] T12n0360_p0273b28(05)-29(05)